6/13(一) 印尼天氣晴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gZFvRDbFmaU&feature=player_embedded
早上在臉書上看到上述的影音,影片中的主角在網路上被大肆搜索。
傍晚,電視中也出現這則了。 在電視中再看一次仍舊令我大動肝火。
http://www.tvbs.com.tw/news/news_list.asp?no=jimmyliu220110614005551&&dd=2011%2F6%2F14
本來,前因後果我們不知道就無法斷定誰是誰非,但是拍照的人說,這個老伯伯要求在博
愛座上的女生將翹著的腳放下,他比較好站,結果這位被網路上封為"翹腳女"的人就槓上老
伯伯而且罵開了。
我總覺得這種人對別人(尤其是年長者)甚至是整個社會老有一肚子的怨氣沒處發,
剛好老伯伯就倒霉碰上了。
現在這麼囂張,她一定沒想過自己有一天也會老吧!
若老伯伯是自己的家人,沒人樂意被人家當眾當白癡罵吧?
看著影片,我剛開始還猜想,是否她也是個殘障人士,只是殘障部位不容易一眼看出?
自覺未被社會公平對待的人總會產生一些不平衡的。 不過,即使如此,話也能好好說,
更何況在擁擠的捷運上,已經幸運的擁有座位,又何必旁若無人的翹起腳。
這件事最後已無關老伯伯的對錯,而是翹腳女個人的情緒已完全失控了。
網路上對老伯伯與翹腳女的批評都有。有人說,老伯伯倚老賣老;又有人說,自己的經驗是,
每次乘車都被老太太老先生不客氣的擠來擠去又搶位子,自己都沒禮貌,怎麼好意思說年輕人?
這些人的言下之意是,這個翹腳女幫他們出了長久以來的悶氣。
畢竟還是看不過去的人多。有人感嘆我們的家庭與學校教育失敗;
更多的人說,翹腳女沒有殘疾還霸占博愛座,看來一定是"腦殘"。(這句話在我頭頂冒煙時,
頗有可口可樂般清涼退火的功效。)
我小時候搭公車,即使沒有博愛座,靠近車門附近的學生都會主動讓位,因為老師、父母有教,
我們單純的信服,站起來時也頗有幫助他人的光榮。
公然因為博愛座而爭吵,這類的事件,不是第一次,我想也不會是最後一次。
通常看到這種公然叫囂的人,我都覺得好可憐,像一隻無助的小貓學老虎發威,嗓門越大,
一肚子的壞水與沒教養全被人看光了。
看著影片,我最大的疑問反而是,"周圍的人在想啥?"
車上有博愛座了,相形之下,許多非博愛座上的人就理直氣壯、心安理得的不必讓位了。
"博愛座"的精神似乎因為設了特定的位置而萎縮了。
當時週圍非博愛座的人,怎麼就沒有一個人出來讓給伯伯,讓他坐下消消氣,
暫時中止令人心煩的吵鬧?
常記得國中老師說,"許多人很得意自己一輩子沒做過壞事,但是,不也甚麼好事都沒做過嗎?"
這件事中,若要嚴肅的看待,"什麼都不做的旁觀者"正是默默的助長翹腳妹氣燄的幫兇。
搭乘捷運最能反映出許多台灣人的普遍性格。狹小的車廂中,謹守著或
坐或站的私人空間,瀰漫著好禮貌與好教養的矜持,合宜的化妝與服飾、個人做個人的事,
懂得非禮勿視、非禮勿看、非禮勿聽的道理。
這些被大陸客甚至外國人認為是有文化素質的行為特質,一遇事,
反面缺點就露出來了------冷漠。
單純的冷漠還不是最可怕的,最可怕的是,心中沒有是非所以無法產生勇氣。
真希望遇到這類的事情,只要每個看不過去的人都拿出"一點點"勇氣,全車就能匯集一股正義之聲了。
這是後院曬衣架上的嬌客,是跳遠選手,我和老公的相機喀嚓喀嚓地弄得他粉害羞,
後來就跳啊跳的躲起來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