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完夏卡爾畫展,我們搭公車回捷運士林站。
時間中午了,朋友對這附近的餐廳並不熟悉,我們在路上來回搜尋了兩次,遲遲無法決定,
最後一致同意就近到車站前一家叫做"北極光主題餐廳"內用餐。
一進門果然"裝潢佈置"如其名,藍白色調打造出北極的冰天雪地的氛圍,很有特色。
剛才頂著大太陽,熱到想打人的惡劣情緒全沒了。
牆上有許多名人的簽名,看樣子我們誤打誤撞進了一家頗有名氣的餐廳。
對於"要花時間坐下來好好聊個天"的餐廳,我的要求有兩項: 空間感和音樂。
"空間感"這一點,我常常感到受不了的就是明明沒那個坪數,卻想塞下過多的裝潢。
北極都給他搬來了,是很厲害! 可是對我而言就是一整個擁擠。
北極之所以夢幻美麗,"遼闊無垠"是它最吸引人的一點。
冰山周圍有廣闊的湛藍海洋;
遠處一頭北極熊的四週是白茫茫的天地;
迷幻的北極光之下連大地都顯得渺小........這些驚人的美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。
"北極"就像國畫中的留白,處處有呼吸的空間,每一個角落都像個黑洞般吸住我的目光,無法移開。
在餐廳中,盯著整牆的壁畫,我不由的連結到美好的北極印象,腦中放空、正想起飛,
無奈眼睛一眨,人仍在擁擠的籠子中........。
喔!忘了說,那重重的鼓聲也有將我拉回現實的功勞。
說這些倒也不是要批評這家餐廳,只是身為台中人的我,有幸從小就生活在較大的空間,台中
餐廳的規模往往令台北人看了羨慕。 有了足夠的空間,完整的氣勢和氛圍才得以呈現出來。
因此在我意識中,"北極光主題餐廳"這類大小的餐廳都被我視為擁擠的Pub之類。
說到這兒,我真高興生長在台中。
至於餐點的好壞為何不是我的要求? 因為我並不習慣台北的口味,所以就沒甚麼期待。
真要說好不好吃,我想是"味道缺少深度"吧!
想起兩三年前和老公到台南玩、吃美食。我驚豔於一個有文化歷史的城市連帶的它的飲食也大有深度。
一個古老的城市,在現代快速的腳步下,對於"吃"這件事,仍舊以緩慢的態度面對。
食材樣樣計較、做工步步用心,我覺得他們對食物保有虔敬的心。
我想起一件很有趣的事,去日本玩過的人都知道,日本的牛乳冰淇淋是"越鄉下的地方"越好吃。
原因無他,單純的心思 + 真材實料 + 慢工細活。
看見網路上對這家餐廳有許多的推薦。主題餐廳對人們來說,就好像小叮噹的任意門,
一跨進去,轉換了時空,心情變的愉快,能夠暫時忘卻許多煩惱。
我想壓力大的人都需要這樣的祕密花園吧!
ps : 因為硬碟掛了,"台北一日遊"的照片仍下落不明,想看看餐廳長相的人上網查查囉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