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籠宿位於日本岐阜縣中津川市,是日本古驛道的遺跡,其與隔鄰的妻籠宿同
為該縣著名的觀光景點。
"宿"的意思就是我們中國古時後的驛站。"馬籠宿是中山道沿線的69個宿場之一。
中山道是17~19世紀時連接江戶(現在的東京)與京都的交通要道。
既是交通要道,沿途必定發展出許多的驛站,就是所謂的宿場。而中山道沿線有69個宿場,
馬籠宿位在第43,位置正好是在馬籠山下山的途中。
妻籠宿和馬籠宿相鄰,同樣值得一看。不過時間受限時,馬籠宿較值得一逛,而且店家也比較多。
所以導遊讓我們在馬籠宿這條路坡道的上頭讓我們下車,這樣下坡路較輕鬆,往下走到底,
就有遊覽車等著我們了。
消防設備。
走沒幾十公尺,我就被這朵牡丹花嚇著了。用手當比例尺,結果還是看不出來有多大。
我應該用我的大臉來當比例尺的,因為它比我的臉還大!
本以為是這家人種的特異的品種,沒想到這條路上所有的牡丹花都如此的大。
好古樸可愛!
除了消防設備以外,還有這種大蓄水池。馬籠宿都是木造房屋,和合掌村一樣都得小心火燭!
馬籠宿曾在1895與 1915發生大火,整條老街除了中央的石造階梯與枡形隘口之外,
皆為事後復原重建的。雖為重建,但大抵保有江戶時代的樣貌,別說受外國觀光客青睞,
就連日本人也很喜歡到這裡來走走。
感覺上和台灣人喜歡到九份老街逛逛的意味相同。
很喜歡日本人在屋前設的各式長椅。
我總覺得門前放一張長椅,代表著主人對過路人的體貼與關心。
即使你不進來消費,我依然歡迎你。
當我不在家,門口的長椅依然替我接待你,讓你歇歇腿,喘口氣。
有傳統台灣人"奉茶"的溫暖意味。
對我這種常喊累的軟腳蝦來說,真是揪感心!
屋前的大燈籠。
宿場的房屋大多雷同,屋前設立這個燈籠,兼具廣告與替夜行人照明之效。
"馬"籠宿的代表物。
這間大黑屋賣的都是紀念品。每一樣看了都心動。
我心中掙扎萬分,最後狠下心甚麼都沒買,頭也不回的快快離開這是非之地。
沒想到轉頭前撇見我親愛的老公(左邊黑衣的人)已經淪陷了,正在櫃台前偷偷的結帳。
來馬籠宿的路上,老公一直叮嚀我,說好了甚麼都不帶回去。
所以當老公步出大黑屋看到我時,可是滿臉的"嬌羞"呢?
吼!叫我不要買!自己還不是受不了!
這裡沒有電線桿。美麗的景致不會被電線切割了。
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,我們蜻蜓點水的逛完馬籠宿,匆匆趕到停車場。
帶著依依不捨離開馬籠宿。這是一個可以花上三四個小時去慢慢品味古老和幽靜的好地方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