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

Malang的鳥園







7/24 (日)    印尼天氣大晴






之前去過了Malang的花市,我們都非常喜歡,所以週日又安排去一趟。


這次去是我們自己的司機,他不熟悉路,中途下去問了路,結果還是多花了一些時間才繞到了。


因為從不同的路過去,才發現Malang的花市旁邊就緊鄰著一大片的鳥園。


 


我們馬上更改目標,先去鳥園瞧瞧。


說是"鳥園",其實它賣的動物和相關用品可是琳瑯滿目。


除了許多種類的鳥,還有兔子、黃金鼠、楓葉鼠、貓、猴子、大守宮、貓頭鷹、寄居蟹、


各式的魚、鱉、蝙蝠、蛇,以及做為其他動物的食物的麵包蟲、蟋蟀、小白老鼠等等。


 





 


貓、狗的飼料和其他各種飼料一樣都是秤重賣的,不像台灣都是整包賣。


左下是麵包蟲。



 


 


 


來到"鳥園",最多的是"鳥籠"。



 


 


 


 



 


 


 


 


精美的雕花鳥籠,頗有骨董的味道。



 


 


 


印尼當地所捕到的野生貓頭鷹。籠子上的白紙註明了所捕獲的地方,下面這隻來自蘇門答臘,


是三個籠子中體型最大的。 要35萬盾。 


老公以前養過貓頭鷹,聽他形容的很有趣,真想自己也試試。


不過總覺得被關著的貓頭鷹很可憐;養了會老是撲翅膀製造灰塵而鼻子過敏的我也很可憐,


就不要互相傷害了。  況且沒人買的話,或許就不會有更多的無辜貓頭鷹被捕了。


我們看了好久,才不捨的離去。



 


 


 


一箱一箱的楓葉鼠。右邊那隻躺著吃到爽。













 


整個看似老舊髒亂的市集,所賣的卻都讓人吃驚。


這裡的魚種類多而且都照顧得非常健康漂亮,相關的水族設備都很齊全。



 


 


 


上: 一隻隻的鬥魚分別養在壓克力匣子裡,排列成一面牆。


下:有些店家將鬥魚裝在塑膠袋,然後釘在門板或牆壁上,客人一目瞭然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 


 


 


左: 大守宮的指腹原來是長這樣子,美麗極了,不退流行的黑白條。


右上: 站在高高的石墩上的公雞,遠遠看我還想牠真是乖,原來一隻腳被綁住了。


右下: 寄居蟹的家。全是塑膠製的,乍看之下五顏六色很可愛,但仔細看看上面的人偶頭就覺得


           很詭異--------一顆顆會移動的頭!



 


 


 


鳥園所在是山坡地,地形起伏,除了一條主街道以外,其他的店家與民宅都分散在周圍的


小巷小弄中,依地形的起伏而建,走在巷弄中,一會兒上、一會兒下,很有趣。



 


 


 


上: 製做鳥籠的店。


下: 對這種路邊的水果攤一直很感興趣,終於給我拍到了啦!



 


 


 


這裡來逛的人超多,人也擠、動物也擠,要不是相當喜愛動物,真的難以忍受頭頂不斷飄下


小鳥拍擊翅膀所引起的灰塵還是細菌。


台灣的寵物店環境太好了,乾淨到我覺得動物都沒有抵抗力了。這裡所賣的動物一定很好養。



 


 


 


左: 沿著小路走到相鄰的花市。隨著眼前越來越青翠,越感到空氣變好,頗有曲徑通幽的暢快感!


       還奇怪自己眼睛突然變清楚了,原來剛剛的鳥園空氣中灰塵太多了。


右上: 上回來,這家店門口掛了好幾盆豬籠草,有一株從泰國進口的,瓶子好大,好可愛!


       可是考慮我們過兩週就要回台灣了,沒人照顧怕掛了,只能依依不捨的離開。老公還唸說,


       下次來一定被賣掉了!           果然.........沒了。


左下: 特別的葉子,葉片中間有洞洞,一片片看起來好像幽靈的臉。          



 


 


鳥園出口的馬路上,賣雞的攤販。 印尼的雞好小,可是肥嘟嘟很可愛。當寵物養也是不錯!



 


 


 


製做婚喪喜慶用的花圈的店。


那個人正專心的上色,一發現我在拍他,立即.......露出燦爛的笑容,問候我們,然後轉頭繼續


專心的畫。 被發現時我愣了一下,手一停,下一秒滿口白牙的笑容就沒拍到了!(遺憾......)



 


 


 


進了這家小吃店瞧瞧,因為玻璃櫃明亮乾淨,所以就坐下來點餐了。



 


 


 


左: 印尼傳統習慣用手抓食,每個小吃店和餐廳一定有洗手台供客人使用。


右: 這種我本來以為是炸米粉之類的東西,原來是用粉和魚漿所做成的。味道是淡淡的鹹,


      口感有點像印尼蝦餅,但沒蝦餅那麼油,很爽脆。有次吃咖哩飯,上就配了一塊這樣的餅。



 


 


 


左上: 很普遍的Sop Buntut(牛尾湯),非常好喝,喝前擠一點檸檬汁,不僅提味又爽口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 所附的甜醬油和辣椒醬我從沒用過,全加了會鹹死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 每到不同的地方我們都會點它來比較看看。


右上: 店門前的燒烤架,用來烤沙嗲的。


下: 現烤的牛肚、牛肉沙嗲,還有豆腐以及煮豆腐的湯頭,每一樣都美味極了。 



 


 


今天有吃又有玩,開心的回家去了。


 


 


 



 


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

日本北陸五日遊---名古屋機場(8/8)





 


今天要離開日本了。這個空橋連結我們所住的飯店和名古屋機場。









 


名古屋機場內出境大廳的二樓真是讓人驚艷。


整個二樓像個大型shopping center,區分為和洋兩種風格的商店街。


時間有限,我們選擇和式那一邊。



 



 


 


唉啊! 如此誠懇恭敬! 不買都會不好意思。




 


 



 


 



 


 



 



 












 



 



 



 



 



 


 



 


 



 


鬍子大道落網了!



 


要不是同團的人提醒我們,真會錯過這個很有特色的機場。


 


 


 



 


倦鳥知返,快樂的出門,收穫滿滿的回家,期待下一次的旅行!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
 


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

日本北陸五日遊---大王山葵農場、熱田神宮、名古屋電視塔(7/8)









離開馬籠宿,下午有兩個行程要玩。


想當初檢視旅行社的行程時,一見到"大王山葵農場"我就直覺的認為又想安排甚麼


瑣碎的景點來湊數了,而且"農場"不就是吃吃買買有啥好看的。


待我上網才發現這是一個大有來頭的地方。


一、位於長野縣安曇市的大王山葵農場,設立於1917年,是日本最大的山葵園,
        面積15公頃,每年可收成150公噸的山葵。是安曇野市最知名的觀光景點。
        因氣候環境適合山葵生長,種出的山葵品質極佳,體型較大,所以才有"大王山葵"之稱。
 
二、因為黑澤明導演的電影"夢"在此取景拍攝而聞名日本全國。是攝影人士必訪之處。


三、一位經常往來日本做學術交流的農技專家說,他說走過了日本許多的農場,
        最為驚艷的正是這座大王山葵農場。



基於這些原因,我開始對這個農場充滿嚮往。





 




入園處的雕像。



 
















 


佇立廣大的山葵田前,我不禁再次深深的感嘆這次北陸行真是幸運至極。


因為山葵喜歡高海拔的涼爽環境,當四月到九月期間,有時陽光太強時,


整片山葵田上會張開黑網以保護山葵。若不巧這個時候到訪,就只能看到一片黑了。


照片中可見到黑網是收捲起來的。



 


潺潺的流水聲,冷洌的清新空氣,放眼望去清翠的樹林,配上剛剛好的陽光,


綜合起來就是日本人常掛在嘴邊的"幸福"啊!  真忌妒這些幸福的山葵。



 


山葵根部會釋放一種物質,阻礙週圍其它植物生長,尤其種在土壤裡,經年累月下來,


自己也會受到影響,所種出來山葵的品質和味道會漸漸變差。


這裡特殊的栽種方式,引阿爾卑斯山的泉水,終日源源不絕的流過,根部不會累積有害物質,


所以嚐起來香氣特別強烈。



 


我覺得這些山葵一定都很快樂。聽著流水交響曲,呼吸著山林芬多精。啊~~~~我也好想要!



 


好苦情的一對夫妻。



 


依體型大小有不同的定價。



 



 


磨山葵的板子,用鯊魚皮製,1250円。







不鏽鋼製,只要350円。









聽導遊解說才知道,一般在台灣配生魚片或壽司吃的哇沙米和山葵是兩碼子事。


我一直以為哇沙米是用山葵做的,原來市面上的全是由一種"歐洲辣根"混和芥末及色素所製成。


那種嗆辣味就是來自於歐洲辣根。


導遊說這裡的山葵品質優良,日本國內自己都供不應求了,哪有多的可供大量生產哇沙米?


在台灣,除非是五星級或高檔的日式料亭,才可能空運山葵,現磨供應。


而這裡的山葵不僅不嗆辣,還有芳香的味道。


我們買了山葵冰淇淋嚐嚐,第一口還真有些失望,本期待是噴火冰淇淋,結果甚麼味道都沒有。


想起導遊說的,細細再嚐,才分辨出濃濃的奶味中有一種淡淡的香味,


含在口中有細小顆粒,應該是研磨的山葵。


 


 


 


這裡就是黑澤明導演電影中的場景--------小屋水車。



 


 



 


 


沒有高超的拍攝技巧足以複製眼前所見與氛圍;言拙的我亦不知如何形容這桃花源一般的美景,


只能說,一走近這小屋水車,彷彿踏入一幅畫中,精神瞬間昇華了起來,沉澱而安詳,滿心愉悅。


覺得前一刻還滿腦子山葵可樂餅、山葵美乃滋、炸山葵葉的自己真是俗不可耐!


中國人說"山不在高有仙則名,水不在深有龍則靈",不知是哪個仙或哪個神物讓此地擁有


如此獨特的娟秀靈氣。


 



 


 




我覺得這是一個不會讓遊客失望的奇妙地方。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看完了仙境,要去神域了,往熱田神宮出發!


 


 


日本的神宮週圍的每個入口一定設有"鳥居",穿過鳥居即進入神的領域。



 



 


進入之前會恭敬的行禮。離開時也不忘要轉身再次對神宮行禮。


我不了解日本的宗教,不過,很喜歡這種虔敬謙卑的傳統。








 



 



 







如果台灣人也相信樹有樹神,大概濫墾會減少。












 



 



 



 


潔淨清幽的神宮廣場。










 


我兩次到日本玩,兩次都在神宮內迷路,真奇怪。(上次在北海道)


以後我在鳥居下會先敬個禮試試。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結束行程,今天的晚餐自理,巴士停在名古屋電視塔旁,導遊安排我們到知名的"榮"地下街逛,


自行覓食。


 



 


 


我們倆都不重吃,快快吃飽,老公問我要不要上去瞧瞧?



 


鐵塔下的露天咖啡座。



 


買了票搭電梯直上90公尺高的眺望台(透明電梯上升中我已經開始想哭了)。


室內好有氣氛!



 


是許多情侶的約會談心處。



 


室外好恐怖!


若和我約在這裡,結局必定是分手。


懼高的我光瞧見老公趴在窗前,就緊張的腳一直僵硬。



 


為了拍這著名的夜景,我已經拿出必死的決心,盡可能的靠近窗戶。


但還是不夠近,可惜腳已經自動釘在地上不肯前近半分了。


我只好翹著屁股將上半身再往前挪,雙手伸的筆直,才拍下這張照片。


想像的出我當時的姿勢有多難看嗎?



 


 


從剛才的眺望台走樓梯上到這裡。沒有玻璃,四週和頭上都是細細的鐵網,頂上結了許多彩燈。


我內心可是不停的交戰,用"到日本一趟機票好貴,都來了,不上去看會後悔"的理由


才說服固執的雙腳走到這兒。


看老公走來走去的,跟著他的腳步膽戰心驚,有一種幻覺------人走到哪邊,


這個塔就會因為重量不平均而倒向哪邊。所以我只能背靠著牆壁,不敢亂動。



 


這裡真是北陸遊中最不好玩的景點啊!